文章来源:珠海市人民政府等
作者:
点击:382
更新时间:2024-5-9
5月7日,珠海市人民政府发布《关于有轨电车1号线终止运营及开展梅华路路面修复工程事项的通告》(下称《通告》),决定终止珠海有轨电车运营,同时拆除设施设备,并修复梅华路路面,新增2条汽车车道。
珠海有轨电车于2017年6月开通试运营,线路全长8.89公里,设站14座。2021年1月,有轨电车暂停运营,直到如今官宣终止运营。
珠海市上述《通告》指出,基于1号线首期项目运行的相关情况,从城市规划、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、运营安全风险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研究,并履行了公众参与、专家论证、风险评估、合法性审查等决策程序,综合各环节意见,决定终止运营1号线首期项目,同时结合设施设备拆除同步开展梅华路路面修复工程。
据界面新闻报道,珠海有轨电车总投资13.27亿元。
据“珠海发布”微信公号,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是2011年通过招商引进的战略合作项目,项目启动正逢梅华路改造。经研究论证,决定将有轨电车1号线试点项目首期工程作为试验线(以下简称1号线首期项目),与梅华路改造同步建设。1号线首期项目全长约8.9公里,全线共设车站14座、车辆段1座,于2013年9月动工建设,2017年6月13日开通试运营。2021年1月22日,基于疫情防控等工作需要,该项目暂停运行。暂停期间,交通运输部门以公交车等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为市民提供出行服务,新增与该项目完全重合的17A路公交线路,以及其他5条与该项目重合率较高的公交线路。据交通部门统计,这6条公交线路在梅华路内总日均客流量达到约1.2万人次。
珠海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,1号线首期项目试运营期间总客流463万人次,日均3664人次,常规客流量不足,导致运营成本较高。同时,根据《珠海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(2021-2035年)》,城市公共交通以发展大运量和常规公交为主。有轨电车作为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,未纳入城市未来交通规划。且受制于道路资源有限,后续无法新建线路,难以实现有轨电车成网建设运营,无法发挥规模效益。经综合考虑、充分论证后,决定终止运营1号线首期项目,并启动梅华路路面修复工程。
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此前已争议不断。2021年6月,广东省珠海市召开听证会,围绕是否拆除有轨电车1号线进行表决,本次听证会代表由市民、利害关系企业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专家等16人组成。听证会上,16名代表中仅1名投了反对票,其余代表均支持拆除有轨电车1号线。
珠海市有轨电车客流强度仅相当于当年可研报告预测的5%。极低的客流直接导致票款收入极低,珠海有轨电车自运营开始到2020年底,总计财政补贴拨款达到了1.79亿元,并且每年还有约4700万元的折旧费,年均运营成本约9100万元。
运营期间,有轨电车总计票款收入只有387万元,远远低于近3亿元的成本。根据测算,珠海有轨电车每人次运输成本(含资产折旧)约67元,而实际的票价为1元,相当于每服务一个乘客,需要补贴66元。
珠海交通局在听证会上提到,如果拆除有轨电车,除了可以避免运营费用投入扩大、消除安全隐患外,还可以增加机动车车道数量,并同时配置公交专用道。而如果要继续保留有轨电车,珠海将至少需要花费9420万元用于改造供电系统以及2880万元用于车辆维修,改造完成后,也同样面临客流低、运营成本高的情况。